四川在线泸州消息(李家权) 今年以来,合江县应急管理局聚焦工贸领域监管“大水漫灌”效率低、企业迎检负担重等痛点,构建“四级分类动态管理”分级监管体系,推出“三大触发式监管机制”,通过“”精准画像+靶向监管”模式成功破解工贸行业监管难题,实现企业减负和安全提效“双向共赢”。
“四级分类”精准画像,告别监管“一刀切”。为解决“监管力量分散、重点不突出”问题,合江县应急管理局以“风险分级”为核心,建立科学分类标准,为全县89家工贸企业精准贴上A级(低风险)、B级(一般风险)、C级(较高风险)、D级(高风险))四级“安全标签”,实现监管资源精准分配。同时打破“终身标签”的固化模式,建立动态调整机制。若企业出现“未落实安全培训、隐患自查走过场、隐患逾期未整改”等“触线”行为,将立即启动等级上调程序,确保监管始终紧跟企业安全状况变化,实现监管动态化、精准化。
三大触发机制盯紧“关键”,压实责任“不悬空”。围绕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关键环节和薄弱点,合江县应急管理局推出“三大触发式监管机制”(即:事故倒查机制、火情延伸调查、隐患整改落实),推动安全责任层层落实。聚焦高处坠落、机械伤害、物体打击等工贸企业高发亡人事故,建立快速处置流程,落实事故倒查机制;针对工贸企业车间易燃物多、电气设备密集的特点,创新“火情触发”机制,无论企业火情大小,均在事故当日或次日启动延伸调查,坚决杜绝“只灭火、不溯源”的现象;整合日常执法检查、第三方技术服务及省市级指导服务发现的隐患数据,对隐患及闭环整改情况设定红、橙、黄、蓝“四色预警”,动态监测跟踪整改进度,确保隐患整改不拖延、不遗漏。
监管创新见实效,“一降一升”双向共赢。自“四级分类动态管理”分级监管体系与“三大触发式监管机制”运行以来,合江县89家工贸企业呈现了“一降一升”显著变化。检查频次同比降低33%,切实减轻了企业的迎检负担,让企业有更多精力投入生产经营;企业自查隐患数同比增长140%,企业安全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显著提升,安全生产防线持续筑牢。
下一步,合江县应急管理局将持续优化分级标准,不断完善监管模式,进一步筑牢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防线,为合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