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在线泸州消息(秦子涵 邬睿 文/图) 金秋九月,泸州市合江县凤鸣镇黄金湾村连片稻田泛起层层金浪,收割机轰鸣作响,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。水稻归仓,土地未歇——紧接着,一株株翠绿的泽泻苗被移栽入田,开启“水稻+泽泻”轮作新模式。
泽泻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材,具有利水消肿、清热祛湿、调节血糖和血脂等多重功效,市场需求持续增长。2024年,黄金湾村村集体公司试种20余亩泽泻成效显著,今年面积已扩至40余亩,成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的“黄金产业”。
“水稻收完立即栽泽泻,明年2月泽泻采收完再种水稻——紧接着我们还计划在水稻田中投放鱼苗,实现‘稻—药—渔’三元复合种养。”黄金湾村党委副书记施铃介绍说,“这样不仅实现‘地不停歇、季季有产’,还能大幅提升亩均效益,让土地真正生‘金’。”
这一循环农业模式不仅大幅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率,也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大量就近务工的机会。不少村民参与泽泻移栽、田间管护等工作,日增收超过200元。据了解,泽泻亩产可达3000斤以上,并由合作企业实行定单收购,农民彻底告别“销路之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