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在线泸州消息(梅清平 文/图) “小区健身器材坏了好几天,能不能帮忙修修?”“电动车飞线充电太危险,啥时候装充电桩?”9月18日,据泸州市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消息,今年以来,多场“坝坝会”在该街道热闹开讲。
这样的场景,在该街道已成常态。近年来,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以“坝坝会”为核心载体,将其打造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、纪工委阳光问廉、“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”履职的“三位一体”阵地,再通过“查、建、议、销、晒”五步工作法延伸治理效能,用接地气的方式听民声、解民忧、暖民心,走出了一条贴合基层实际、受群众认可的治理之路。
坝坝会:把治理阵地建在群众“家门口”
“坝坝会不是简单‘聊天’,是打通服务‘最后一米’的关键。”区人大代表、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几奎说。不同于传统会议室座谈,“坝坝会”选在小区广场、楼栋架空层,干部与群众围坐交流,无主席台、发言稿,“零距离”沟通让群众敢说真话,街道能精准捕捉民生诉求。
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础阵地,“坝坝会”是倾听民意的“前哨站”。会前社区党支部提前定主题,会上党员干部、“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”亮身份听意见;作为“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”履职阵地,“坝坝会”让履职更接地气。代表、委员带着“问题清单”听民意、“政策清单”传党音;作为纪工委阳光问廉阵地,“坝坝会”为基层监督装“探照灯”。该街道纪工委在6个社区开展“阳光问廉坝坝会”,通报惠民资金发放、低保审核等进展,接受质询。
此外,“坝坝会”还承担政策宣讲、服务下沉功能:为老年人讲反电诈知识,为待业青年解读就业政策并对接岗位,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体检、疫苗宣传。
五步工作法:让诉求“事事有回应、件件有着落”
“坝坝会”收集的问题五花八门,小到路灯不亮,大到老旧小区改造,如何避免诉求“石沉大海”?莲花池街道以党建为引领,用“查、建、议、销、晒”五步工作法搭建“闭环管理”机制。
第一步“查”:整合“坝坝会”、网格员巡查、12345热线、综治中心智能化平台等“线上+线下”渠道,网格员记“民情日记”,社区月汇总、街道季梳理,将问题分“即时能办”“需协调”“长期推进”三类,今年已收集136个问题;第二步“建”:按问题难易“一户一档”“一事一档”,明确责任与时限;第三步“议”:涉多数居民利益的问题,通过“坝坝会”“议事会”协商。再结合第四步“销”:实行“周调度、月督办”与销号管理,进展慢的问题由纪工委约谈;办结需居民验收签字,不满意则整改。今年已解决52项实事,办结率90%,如完成6个社区10余个小区绿化树修剪、优化垃圾清运;第五步“晒”:每月通过公告栏、微信群公示办理清单,含问题、过程、结果及满意度,设评价渠道,低于80分需返工,结果与干部考核挂钩,提升群众信任。
群众点赞:家门口的治理,暖到了心坎上
“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多个部门,现在‘坝坝会’上说一句,没几天就解决了!”该街道春雨社区居民陈阿姨前段时间提了“人行道地砖松动、雨天积水打滑”的问题,3天后施工人员就来重新铺设,让她倍感温暖。
在莲花池街道,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:健身器材修好了、充电桩装上了、路灯亮起来了……“急难险盼愁”的解决,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治理温度,也拉近了街道与群众的距离。
如今,“坝坝会+五步工作法”的模式,不仅解决了民生难题,还激发了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。该街道“莲盟”志愿者已超600人,居民从“旁观者”变成“参与者”“建设者”。莲花池街道用“坝坝会”架起“连心桥”,用“五步工作法”打通“快车道”,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。黄几奎表示,未来将继续优化“坝坝会”形式、完善五步工作法,聚焦群众新需求,提升治理效能,让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在家门口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