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在线泸州消息(陈燕) 秋日的阳光洒在福集镇沙土村五组的赶黄草田里,一片片翠绿的植株迎风摇曳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草香。近日,泸县福集镇种植户余德春蹲在田埂上,小心翼翼地收割着成熟的赶黄草,脸上的笑容藏不住丰收的喜悦。“多亏了政协的‘有事来协商’,这40亩地才能从‘闲置田’变成‘致富田’!”
时间回到今年3月,这片梨树大田还因劳动力外出而荒着。福集镇政协委员联络站站长李峰调研时发现问题后,迅速牵头组织协商,把引进赶黄草种植提上日程。从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勘察土壤、制定方案,到召集村民代表、种植户、村干部坐在一起商量土地流转价格和收益分配,政协委员全程跑前跑后,帮大家打消了“技术跟不上”“销路没着落”的顾虑。
“一开始我还担心种不好、卖不掉,没想到政协不仅帮我们联系了镇里的技术人员全程指导,还促成和成都药企的收购协议。”余德春捧着刚收割的赶黄草,语气里满是感激,“现在每亩地每年能有600元租金,加上种植收益,比以前荒着强太多了。”
如今,田里的赶黄草正源源不断地被运往收购点,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。看着忙碌的村民和丰收的田地,福集镇政协委员联络站的工作人员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这场由政协搭台的协商,不仅让闲置土地“活”了起来,也让村民们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