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顶部

泸县拘留所:高墙内的“心理医生”

http://www.scol.com.cn  (2017-07-19 11:47:09)  来源:四川在线  
编辑:庞山岚  

四川在线泸州消息(李兵) 在人们的心里,拘留所就是高墙、电网、铁窗、黑屋;其实,这只是人们的想象而已。拘留所肩负着依法惩戒和教育被拘留人、保障国家行政执法和司法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职责。拘留所的管教民警职业很特殊,他们是灵魂工程师,是心理医生,是朋友,是亲人。他们积极探索“人性化”管理,全力化解社会矛盾,努力构建美好和谐社会。

感谢:风雪中的那面锦旗

2017年3月5日早上,寒风夹杂雪雨肆虐着。8点刚过,泸县拘留所的院子里突然热闹起来,泸县喻寺镇鸦峰岩村党支部书记刘笃辉带领曾祥、曾才两兄弟及七、八个人敲锣打鼓走进泸县拘留所,把一面“金盾光芒解兄弟矛盾 民警关怀促稳定安康”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。

曾祥是一名年逾五十的农民。十年前,父亲临终前一手拉着小儿曾祥,一手拉大儿曾才,告诫他们一定要和睦相处,不要让邻里看笑话!在叔父的见证下,祖上留下的一套老宅上房分给曾祥,下房分给曾才。父亲走了,但没有把公共部分的过道归属问题交代清楚,为此两兄弟、两妯娌互不相让,纠纷不断,关系紧张,险些酿成大祸。2016年春节刚过,曾才外出打工,临走前把过道锁上。气不过的曾祥过去把锁撬了,大嫂郑容劝阻,曾祥喊“大家都不要活了!”打烂房门,与大嫂发生了抓扯。事后,曾祥被治安拘留10日。

回访交谈

曾祥情绪激动,认为派出所偏袒对方,放出狠话“出去后和那个贱人同归于尽!”极不配合管教民警刘军见。刘军见和所领导高度重视,立即启动矛盾化解程序,向办案单位了解案情,有针对性的做曾祥的教育疏导工作,并安排民警到曾祥家村委会和当地群众了解情况。第二天清早,当民警叩开曾氏兄弟的家门时,他们没有想到拘留所会为了他们家的这点小事亲自登门。经做工作,大嫂郑容原谅了曾祥的错误,并说过两天到拘留所去看他。

民警刘军见赶回拘留所找曾祥谈话,向他宣传有关的法律知识,指出砸门打人是不对的,是违法行为,轻者拘留重者要判刑,还要承担医疗费用,后果不堪设想,向他讲解很多纠纷没有处理好酿成的血案;派出所秉公执法,公安局依法拘留他是他自己造成的,应该记住这个教训。当得知大嫂要到拘留所看望他时,曾祥所有的愤懑和怨恨都化作悔恨的眼泪!哭得泪人儿一般。

第三天,在喻寺镇鸦峰岩村党支书的见证下,曾祥、曾才两家经拘留所民警调解在协议上签了字,兄弟两人十多年的矛盾积怨终于得以化解!

观看教育专题片

排忧:“我再也不上访了”

泸县县城的周书因丈夫阿贵多年的工伤医疗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,她到北京非法上访, 4月6日被行政拘留10日。入所健康检查显示,她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多项疾病。刚进拘留所时,周书只说了一句话“要死,我也要死在拘留所。”就再也不说话了,不搭理管教民警,也不吃东西。

管教民警不只一次遇到这样的“硬茬”,他们有耐心有良策化解这些“冰冷”的石头,那就是给予最大的人文关怀,解开他(她)们的心结,想方设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彻底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。

第一天老管教民警卢世文关切地要求她按时服药,第二天还是如此,但她还是不吃饭、不理民警。中午,她远在广州的女儿打来电话。管教民警卢世文抓住机会,将周书的情况向女儿说明,把民警的一些想法告诉她,希望她能做母亲的工作。一直睡在床上的周书听民警说“你女儿的电话,你接不接?不接就算了。”她一骨碌爬起来,到办公室接电话。听到女儿的声音,周书放声大哭,把心中所有的怨气发了出来,民警站在旁边默默听她哭诉,不时插上两句温暖的话语。周书哭了整整1个小时,在女儿的劝慰下情绪好转,开始吃饭,还主动与民警交谈,希望得到民警的帮助。

集中谈话

民警与周书交流中了解到:丈夫阿贵原来是泸县远大煤矿的一名井下炮工,2003年因事故被炸伤双眼并失明,煤矿一次性赔偿16万元。2005年,两口子在福集镇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,收入还可以,2016年后丈夫因病长期住院,不能上班,家庭生活随之陷入困境。她几次到政府去都没有得到圆满解决,所以心生不满,一气之下到北京上访。

民警找准症结后,一边教育她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一边到社区和相关部门了解情况、咨询相关法律政策,希望及时彻底解决。4月11日,在拘留所矛盾纠纷调解室,周书与政府相关部门签订了调解协议。

临出所的时候,周书拉着管教民警卢世文的手动情地说:“我再也不到北京上访了!”“谢谢!谢谢你们的帮助!”

管教民警卢世文说:我们要力尽所能,当好“抚慰师”,化解矛盾消除社会隐患,不让问题和矛盾出所,不让拘留人员把怨恨带回社会,让他(她)们出所有好心情,有一片美丽的蓝天。

集中学习

12下一页尾页

  • 新闻推荐
四川
社会
娱乐
体育